行业动态
熊猫体育官方直播平台成立于1996年,深耕健康产业近三十载,专注为各年龄层群体提供优质运动体验。从繁华都市到宁静社区,熊猫体育致力于营造科学便民的锻炼环境,与权威机构携手合作,让健康生活成为每个人的日常选择。

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关于印发《海淀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

日期:2025-07-06 浏览: 

  为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》,提高海淀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,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,现将《海淀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落实,遵照执行。

  第一条 为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》,提高海淀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,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,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,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,根据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》《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》《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》等相关法规和文件,结合本区实际,制定本规范。

  第二条 本规范中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指街道(镇)级和社区(村)级文化活动中心。

  第三条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,是党和政府重要的思想宣传阵地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在党委、政府的领导下,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运营保障,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,不断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。

  第四条 街道(镇)文化服务中心、社区居委会(村委会)为本辖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,负责管理本区域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综合利用公共文化设施,向市民提供文化宣传、党员教育、科学普及、体育健身、卫生保健、校外教育、老年大学等综合服务,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。

  第五条 坚持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运行有效、普惠全民的原则,为市民提供基本的、公益的、均等的、便利的综合文化服务。不得利用文化设施,提供淫秽、迷信、赌毒等法律禁止或内容不健康的服务。

  第六条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应当纳入政府财政民生保障预算,提供文化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(含图书报刊和公益电影放映)、活动经费、人员培训、人员薪酬、灯光音响、服装道具等基本经费保障。

  第七条 本规范为基本服务标准,是考核街道(镇)、社区(村)文化服务保障工作情况的基本依据。

  第十条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主要包括:看书、看报、看电影、看电视、看政府信息公开,听广播,上互联网,参加文艺辅导培训、演出排练、文艺创作、文化活动、体育健身,接受党员教育、校外教育(含学生自习)、老年大学教育、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,欣赏文艺演出、文艺作品、展览展示等二十大类。

  各街道(镇)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、群众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,确定本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产品,增加相关服务项目,提供多样化的基本文化服熊猫体育官方网站务。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个人购买公共文化服务。

  第十一条 读书看报,免费借阅。各街道(镇)及社区(村)文化活动中心应免费提供图书、报刊借阅服务。街道(镇)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量不少于2万册,报刊不少于50种。社区(村)图书室藏书量不低于3000册,报刊不少于30种,应至少提供五类报纸(党报类、三农类、科普类、文化生活类、健康文摘类),每天更新不少于2份报纸。

  第十二条 广播影视,免费收听。广播电视“村村通”覆盖率100%,实现城乡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,农村广播“村村响”。通过直播卫星提供不少于 17套广播节目,通过无线套广播节目,通过数字音频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。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电视节目,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少于15套电视节目。为农村群众每村每月免费放映1场电影,合理调整放映结构,其中每年国产新片(院线年内)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。为本区域中小学生每学期免费提供观看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。

  第十三条 免费参加文体活动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指导推动群众文体活动常态化开展。街道(镇)文化活动中心每年开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60次,举办公益培训不少于35次;社区(村)文化活动中心每年开展的各类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6次。

  第十四条 观看公益演出。每年为每个街道(镇)免费演出文艺节目不少于5场,每个社区(村)每年观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。

  第十五条 免费上网,享有数字资源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具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,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文化馆、数字图书馆等资源服务;街道(镇)及社区(村)文化活动中心免费提供无线WiFi服务;文化共享工程应建有公共电子阅览室,提供免费上网服务,通过网络电视、有